太極拳作為中國東方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,在歷經了三百余年的衍變發(fā)展后,終于在本世紀末,向全人類發(fā)出了它應有的璀璨光芒。而面對即將來臨的二十一世紀,太極拳將為人類作出怎樣的貢獻;太極拳在下個世紀里,有怎樣的發(fā)展前景;在世紀之交,我們需要作些什么。
一、三百余年太極拳發(fā)展史,有力地證明太極拳不愧為中華民族最優(yōu)秀的文化遺產。
太極拳始創(chuàng)于明末清初,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第九世人陳王廷(公元1600——1680年),正是這位武學泰斗,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,依據中華民族數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內涵和東方哲理,勇于創(chuàng)新,將《河圖》、《洛書》之太極陰陽八卦學說,與導引、吐納及中醫(yī)經絡學說相結合,融眾家拳術于一爐,創(chuàng)編了這種具有陰陽開合、虛實轉換、剛柔相濟、快慢相間的特點,以及符合人體生理規(guī)律和大自然運轉規(guī)律的拳術運動。由于它是據太極之理,由無極至太極,由無相而有相,由靜而動,每個招式都分陰陽,動作又以弧形曲線為基礎,因此定名為太極拳。我們可以說,太極拳本身就是創(chuàng)立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基礎上,并代表了東方文化深邃內涵的武林奇葩。
陳王廷創(chuàng)編太極拳后,太極拳成為溫縣陳家溝陳氏家族的“獨得之秘”,陳姓老幼婦孺習拳之風,世代相傳,經久不衰,且名手輩出。直至百余年后,傳至陳氏十四世陳長興(1771——1853年),又再樹里程碑,他不但繼承先祖創(chuàng)編太極拳的精髓,而且,在原有的基礎上由博歸約,精煉歸納,又有了新的發(fā)展。也正是由于他敢于打破“門戶之見”,將陳家“獨得之秘”傳于外姓人楊露蟬(1799——1872年),并與同輩份陳有本的共同努力,才使太極拳逐步走出陳家溝,為世人所認識。
在陳長興之后的一百多年間,是太極拳各流派形成時期,也是太極拳震驚武林時期。同時,太極拳的理論研究也登上了新的高峰,其中陳鑫的《陳氏太極拳圖說》將陳氏歷代名哲苦心研究的成果,慨然筆之于書而無所隱,用一生的心血和結晶,對陳氏太極拳作了最系統全面的總結,為太極拳的進一步發(fā)展奠定了雄厚的理論基礎。而太極拳在歷經了歷代先哲們身體力行地辛勤耕耘傳播后,才使那出神入化的太極功夫,逐步被人們所認識熱愛,有了廣泛性的發(fā)展,展示了太極拳無盡的迷人魅力。但由于這時期是清王朝由盛轉衰的時期,和其他歷史原因,所以太極拳的傳播,與我泱泱大國相比,仍囿于小圈之中,人們對太極拳的認識了解,還處在撲朔迷離的傳說之中。
五十年代以來,太極拳愛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,太極拳被提到了增強人民體質,為人民的健康服務的高度。國家體委為普及太極拳,先后整理創(chuàng)編了簡化太極拳二十四式、四十八式等,組織編寫出版了一大批有關太極拳方面的書籍,為太極拳的發(fā)展奠定了基礎。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后,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太極拳成了深受群眾喜愛,普及率最高的群眾健身項目。國際太極拳交流活動也日益頻繁,太極拳已在世界許多國家擁有了大批的愛好者,來國內學習太極拳的國外愛好者逐年遞增,國內外紛紛成立太極拳組織研究推廣太極拳,1990年北京亞運會開幕式上,1400名中日太極拳選手的精采表演,標志著太極拳正式走向國際舞臺?,F在國家每年舉行一次全國性的太極拳比賽,及溫縣國際太極拳年會,永年國際太極拳聯誼會等都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太極拳愛好者,促進了太極拳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。1995年,國家體委《全民健身計劃綱要》頒布實施,使太極拳的作用地位更加突出,以前所未有的速度,在國內普及、在國外傳播,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,進入了全新的鼎盛時期。1978年11月16日,世紀偉人鄧小平為太極拳題詞“太極拳好”,不僅為太極拳本身下了最好的定義,證明太極拳不愧為中華民族最優(yōu)秀的文化遺產之一,同時也為太極拳普及、推廣、發(fā)展、提高指明了方向。
二、二十一世紀為太極拳發(fā)展展現了美好的前景。
太極拳在經歷了三百余年的歷程后,這項古老的傳統體育運動,終于煥發(fā)出無盡的青春魅力。有人預言二十一世紀,從人類健康角度來看,將是人類自我保健的世紀,而人類自我保健手段中,最卓有成效的,首推融健身、防身、修身、養(yǎng)性、娛樂為一體,代表東方文化智慧結晶的——太極拳,那么太極拳在新的世紀有怎樣的發(fā)展呢?
第一、 太極拳的作用將會被全人類所認識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太極拳已從過去單純以技擊為主的拳術,逐步發(fā)展走向融技擊、健身、養(yǎng)性、娛樂為主要功能的運動項目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(fā)展,太極拳也將要接受新的實踐,在新的世紀太極拳的健身、防身、修身、養(yǎng)性、娛樂等功能將進一步得到擴展加強,以適應和滿足不同層次人的要求,為人類的健康事業(yè)服務。同時,太極拳的文化功能將在下世紀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展示。太極文化將成為展示東方傳統文化的一個突出代表。太極拳中蘊含的豐富“哲理”,充分運用到社會管理、企業(yè)管理、以及人際關系等各個領域。將會出現以陰陽互變、剛柔相濟、隨曲就伸、以柔克剛等太極原理為主要內容的《太極管理學說》。太極文化現象,將是下世紀人們對太極拳重新認識的新視點??梢灶A言,二十一世紀太極拳,將實現由傳統的體育項目,向代表人類文明智慧和具有濃郁文化特征的高雅藝術的方向轉變。
第二、 太極拳二十一世紀將穩(wěn)步推進,并在世紀末普及全球,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,同時形成巨大的太極拳產業(yè)市場。二十一世紀,將是東西方文化相互交融、相互滲透的大融合時期,作為東方文化代表之一的太極拳,將在這場文化融合中,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。文化交融的最重要特征,就是太極拳傳播范圍的擴大和太極拳擁有人口數量的劇增,根據目前發(fā)展的趨勢來看,經過努力,預計在下世紀中葉,將形成以中國為核心,以日本、韓國、東南亞、澳大利亞、美國、英國、法國、墨西哥、瑞典、芬蘭等國家為中心,并向非洲、中美洲、南美洲、中東、中亞等國家地區(qū),滲透輻射的太極拳傳播網絡,屆時太極拳人口將達5億左右。由于太極拳獨特的文化內涵和防身、健身的完美結合及廣泛的適應性,再經過50年的努力,太極拳將在全球普及流行,并成功進入每一個家庭,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和良好生活習慣之一,并且成為名符其實,參與人數最多的“世界第一運動”。
由于太極拳在全球的普及,將形成巨大的太極拳市場,從而帶動太極拳產業(yè)的形成。除大量的太極拳傳播學校、中心、俱樂部出現外,與其相關的太極拳圖書、音像、服裝、器械、標識、食品保健品及服務旅游業(yè)都將形成產業(yè)化、專業(yè)化。同時,贏得國際著名企業(yè)集團的關注和投入。太極拳走向產業(yè)化、市場化是必然趨勢,也只有太極拳產業(yè)化,市場化的形成,才能為太極拳國際化奠定雄厚物質基礎。
第三、 太極拳是二十一世紀中國獻給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。有人說:中國古代四大發(fā)明,為人類的科技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;中國古老的針灸、太極拳、氣功,是下個世紀中國獻給世界的又一財富,將極大地促進人類健康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二十一世紀,人類將進入高度發(fā)達的科技社會,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將達到一個全新的階段,興奮劑等陰影將危害競技體育健康發(fā)展。隨著科學技術,物質生活,競技體育等發(fā)展到極致時,必將激起人們對回歸自然,回歸自我的追求和渴望。而太極拳正是一項以“天人合一”、“道法自然”等宗旨,完全遵循人體生理及大自然運轉規(guī)律的運動,太極拳全方位的功能及其豐富的文化內涵,滿足了新世紀人們對健康、對自然運動的要求,也代表了下世紀由競技體育,向回歸自然運動的轉變。我們認為,隨著二十一世紀太極拳在全球的普及,太極拳將成為人類健康交流的語言和工具,成為人類維系感情的紐帶。這一寶貴的財富,將為世界人民所共享。
三、太極拳走向二十一世紀需要解決的問題
1、 加強宣傳,擴大影響,加快傳播速度,是太極拳走向二十一世紀的當務之急。太極拳三百余年歷史和近期20多年的成功發(fā)展經驗證明,任何事物離開了政府的重視,離開了媒體的宣傳,將一事無成。世紀偉人鄧小平同志“太極拳好”題詞已經20年了,至今尚有很多太極拳人士還不知有此事,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。首先,要利用今年是“太極拳好”題詞20周年之際,加大宣傳力度,組織紀念活動;讓世紀偉人意味深長的話,婦孺皆知,把“太極拳好”好在哪里說清楚、講明白。使人們對太極拳“由知到練,由練到愛,由愛生情”,將太極情結系在每個人的心中。其次,讓太極拳進入郵政,2000年是太極拳創(chuàng)始人陳王廷誕辰400周年,要力爭在2000年發(fā)行一套,以反映太極拳衍變、發(fā)展為主題的紀念郵票、郵冊。同時,爭取國外郵政部門,也能發(fā)行有關紀念太極拳方面的郵品,擴大太極拳的影響,使太極拳在國際上“郵路暢通”。三是,充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,加快太極拳傳播速度。將太極拳博大精深的內容,全面系統地進行整理后,進入國際互聯網,讓太極拳通過電腦網絡遍跡全球。四是,繼續(xù)加強圖書、音像、光盤的編輯翻譯、出版工作;并在近幾年內,拍出一批高質量的反映太極拳的影視作品,掀起新的太極拳熱。
2、 提高太極拳師資隊伍素質,是太極拳走向二十一世紀的關鍵。隨著二十一世紀太極拳普及和范圍的不斷加快擴大,將出現太極拳師資匱乏現象。如何造就一支高素質、高水平的太極拳師資隊伍,來適應二十一世紀太極拳發(fā)展的需要,是太極拳走向二十一世紀的關鍵。這個問題必須引起太極拳界的高度重視,從現在開始,太極拳界要精誠團結,相互技持,注意選撥、培養(yǎng)一批有較高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,全面掌握太極拳技術,具有組織教學能力和社會經驗的,能適應二十一世紀社會發(fā)展的高水平師資隊伍。徹底改變過去人們對習武者的偏見,以高素質、高文化、高水平,造就太極拳傳播者全新的社會形象。同時,要改革傳授方式,籌建國際性的太極拳高等學府,將傳統授徒模式與現代教學方法有機的結合起來,加快培養(yǎng)高素質太極拳人才速度,把一大批能適應國際太極拳發(fā)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推向國際舞臺,為二十一世紀,太極拳在全世界的穩(wěn)步發(fā)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。
3、 籌建太極拳國際組織,建立全球性的太極傳播網絡?,F在已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擁有了數以千計的太極拳組織。許多國家的太極拳組織都呼吁,要求以中國為核心,成立國際太極拳聯盟組織,使之成為世界太極拳運動發(fā)展的最高決策機構。通過國際太極拳聯盟,建立全球性太極拳傳播網絡,使太極拳更加全面完整,更加系統化、規(guī)范化、理論化、科學化;加強縱向指導與橫向聯合,用點面結合的方式,將太極拳傳播網絡遍及世界各國。要有組織地做好太極拳專家、教練的國際交流工作,在太極拳普及的基礎上,逐步提高國際太極拳運動水平。
4、 加強太極文化研究,挖掘太極拳豐富文化內涵。要實現太極拳由傳統體育運動,向高雅太極藝術的轉變,就必須要加強對太極拳文化性的研究。太極拳是中華數千年傳統文化的結晶,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。所以,要成立太極文化研究機構,通過對太極拳的練習,來領悟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內容。并加強與知識界的合作,吸引大量的知識分子參加太極拳的研究工作,把太極拳與哲學、醫(yī)學、易經、導引吐納、力學、數學、美學、兵法、音樂、管理、調和人際關系等諸多學科的關系闡述清楚,將太極拳這一東方神秘文化中寓含的“哲理”,用現代科學的語言來表述清楚,讓更多的人了解她、認識她、熱愛她。使太極文化成為新世紀人們重新認識太極拳的全新視點。
如果說,和平與發(fā)展是世界的兩大主題,那么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高度結合,將是世界發(fā)展的一大趨勢。我們相信,經過不懈努力,太極拳這一古老的傳統文化,必將隨著二十一世紀的腳步,走向世界,走向未來,為全人類的健康事業(yè)服務,成為二十一世紀,具有高雅藝術特性,人類共同參與的“世界第一運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