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自新西蘭的Patrick從大學起就開始練太極拳,至今已有40多個年頭。在這期間,他遠赴馬來西亞拜一代宗師黃性賢為師,習練太極二十幾年,也是其唯一的外籍入室弟子。Patrick在全世界各地設(shè)有多家太極館,擁有超過上百人的教練團隊與上千名學生,如今他來到上海,并以內(nèi)在修行為核心目標,創(chuàng)辦太極館,旨在希望有更多的中國年輕人對于太極有所認識與接觸,因為在Patrick看來太極拳就好似中國的瑜伽,有著悠遠的歷史與獨有的魅力,通過習練能夠給人們帶來身體與內(nèi)心的真正平衡。當然這也是Patrick長久以來保持健康身心的不二法門。
內(nèi)在平衡
Patrick除了教太極外,每天還會保持至少20分鐘到2個小時的太極練習,在他看來這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練習,也是對于內(nèi)在心靈的習練。他表示:“現(xiàn)在有很多人太在乎外在的事物,而內(nèi)在的平衡才是關(guān)鍵所在,很多人會練習瑜伽與冥想,但對中國人來講,其實太極更適合,傳統(tǒng)的太極讓人更容易產(chǎn)生帶入感,在習練中通過推手,與對方的交流互動中,靜下心來,保持內(nèi)在深處的寧靜,這對于生命的提升也起到了不少幫助?!?/p>
在當今社會這種習練給Patrick帶來深厚廣博的經(jīng)驗。而他所達到的那種靜的狀態(tài),也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靜。那是一種不需要靠外部環(huán)境的協(xié)助,通過練習太極所達到的內(nèi)心深處真正的平靜,就算在咖啡館里,也能讓自己達到寧靜舒服的狀態(tài),在室內(nèi)坐著與在深山里靜修所達到的效果是一樣的。對Patrick而言習練太極能讓自身達到內(nèi)在的平衡,也能很好地融入到日常的生活處世哲學中,這是一種關(guān)于內(nèi)家的功夫,是道家思想最高的原則,關(guān)乎心與意念,因為這樣更純粹,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太極。“通常我們的心或者頭腦只能控制百分之十的意識,而剩余的百分之九十都屬于下意識,練習太極拳可以使我慢慢體驗到自己的下意識,并逐漸去掌控那些身體本能的感官,讓自己的內(nèi)觀變得更靈敏?!?/p>
外在平衡
Patrick強調(diào),太極就像中國的瑜伽,遠比起印度的瑜伽更適合中國人。為什么上海那么多年輕人都去練瑜伽,但很少去太極館學太極拳,談到這點他很不解也有些失望?!捌鋵嵵袊心敲从凭玫奈幕瘹v史,那么好的太極文化,這其中的奧義能讓人琢磨很久,在琢磨習練的過程中,也能讓人的身體內(nèi)外慢慢達到平衡。真的很想提醒中國的年輕人去多了解自己國家的太極拳?!?/p>
Patrick在新西蘭教了20年的太極拳,而后去了歐洲教學20年,如今來到上海,他的計劃是在這里再教上20年。除此之外,Patrick也覺得習練太極給予身體上所帶來最大的益處就是,太極能夠激發(fā)淋巴系統(tǒng),增強人體的免疫力。許多運動對于人們或多或少有著局限性,但太極拳適合于任何人。通過40多年的太極拳習練,雖然他已經(jīng)超過60歲,但卻感到身體上如同30歲那般。
Q&A身體五問
每晚十點
這是一份可以枕著入眠的身心讀物
Q:你會定期體檢嗎?
A:不,我是自己最好的醫(yī)生。
Q:你的健康法則?
A:掌握好內(nèi)在與外在平衡。
Q:你如何解壓?
A:練習太極與冥想。
Q:你的運動頻率?
A:每天練太極,步行。
Q:你最向往的生活狀態(tài)?
A:現(xiàn)在這樣已經(jīng)挺滿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