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2023年工作总结
(一)营造林项目超额完成
2023年,全市共完成营造林535868.5亩,任务完成率106.23%。其中,人工造林15554.7亩,封山育林70207.5亩,退化林修复76430.1亩,森林抚育367676.2亩,油茶造林完成7128.4亩,任务完成率101.83%。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5643亩,任务完成率102.6%。国家与省级项目全面落实落地上图,实施信息化管理,全面落实耕地“非农化、非粮化”要求。同时,在国内首启高标准林地项目建设,项目实施总面积1200亩,探索推动森林“四库”提质扩容。
(二)国土绿化取得新进展
2023年,推动森林村庄创建14个,超额完成年度任务。全市多层级多举措推动义务植树活动开展。成功组织市四大班子“碳汇林”基地义务植树活动。在全民义务植树网站面向社会公众上线义务植树活动项目14个,举办义务植树活动118个,建立市级义务植树基地1个,县级义务植树基地14个。其中宣州区密龙塔古榧树保护修复项目,创下20天募集4.58万元的省内“生态募资”最快记录;“我为汽车栽棵树”活动,首次将义务植树搬到私家车上宣传,并获得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;宣州区“千年红豆杉古树公园”登上央视七夕节目,打造了“皖南川藏线”又一个“生态打卡地”;宣城市“十佳古树名木”评选网络投票浏览量达到28270人次,投票20540票;旌德县在马家溪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了“春季认养、夏季抚育、秋季巡护、冬季涂白”义务植树尽责机制,首次在省内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全年尽责、多样尽责”的指示精神。
(三)国有林场取得新发展
2023年,宣城市国有林场全面加强与沪苏浙的合作,全力推动结对合作向“东”看,技术合作向“高”看,发展合作向“外”看。截止目前,全市13家国有林场与沪苏浙国有林场结对,与林业高校、科研院所衔接,与社会经营主体产业合作,实现三个“全覆盖”。我市泾县林投公司吸引社会资本2.2亿元,在马头林场建设野生动物园、动植物研学中心和徽文化展示中心,投资规模、建设规模双双创下安徽省国有林场之最,力争打造安徽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的“第一样板”。2023年,泾县马头国有林场森林草原防灭火中队获得“全国工人先锋号”称号,宁国市胡乐国有林场场长彭军获得“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”,绩溪县镇头国有林场何志刚入选“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”表彰名单,宣州区宛陵林场荣获2023年度“十佳国有林场”,宁国胡乐林场石匡正荣获2023年全省国有林场职工主题演讲比赛第二名。12月1日,《人民日报》头版刊发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,谱写新的发展篇章》,我市宣州区宛陵林场应邀受访,为我省国有林场发出利宝娱乐的最强音。
(四)林业站恢复取得新成效
2023年,市林业局与市委编办联合,推动林业站恢复挂牌工作。泾县在8个林业重镇的农业农村发展中心,率先加挂林业工作站牌,实现了桃花潭、“皖南川藏线”所在的林业重点乡镇,恢复林业基层力量。广德市对全市13个乡镇(街道办事处及开发区)的自然资源和规划所,统一正式加挂林业工作站牌。目前,宣城市共增加挂牌林业站32个,累计设立林业站59个,占全市乡镇(街道办事处)比例59.6%,服务覆盖比例达到66.7%。
(五)林业碳汇取得新突破
林业碳汇取得7项突破。率先出台《关于宣城市助推低碳社会发展的意见》,结合“三线三边”,提出林业助推“低碳城市—零碳乡村—负碳森林”低碳社会架构建设。联合发布《宣城市“零碳乡村”建设评价指南》,正式确立全省首个乡村低碳发展的地方标准,今年拟建成“零碳乡村”7个。将“碳汇认购替代生态修复”理念全面融入司法实践中,创新生态环境损害替代性修复方式。以龙阁村为试点,积极构建低碳旅游消费文化,推出“旅游碳中和专项优惠”助力乡村振兴。与南京溧水区建立“司法碳汇异地认购”机制,将林业碳汇价值转化向长三角城市延伸。“长三角之心·2023年广德马术节暨安徽省第二届马术公开赛”成功融入零碳元素,成为安徽省首个“零碳体育赛事”。对宣城市首个林业碳票项目——宁国市万家乡万泉村林业碳票项目127979吨二氧化碳当量进行备案。宣州区宛陵、旌德庙首两个林场分别建立全省首批林业碳汇价值转化基地,相关创新举措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关注。
二、创新事项
国内首启“高标准林地”建设
以油茶、香榧、山核桃等高价值林业建设主体,以水(肥)一体化建设为措施,推动林业稳产高产,推动森林“四库”提质扩容,加速林业产业由对自然灾害的“被动受害”向主动“对害设防”转型,迈出了林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步。
(二)林业碳汇实现多项突破
林业碳汇实现发展理念、评价标准、司法结合、林旅融合、文体融入、地方项目、实践基地七个方面实现突破,相关做法分别被省林业局引用推荐至国家局,市委办专程约稿并专报李中书记。
(三)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
马头林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。建设野生动物园、动植物研学中心和徽文化展示中心,投资规模、建设规模双双创下安徽省国有林场之最。
三、2024年工作打算
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
工作思路:“一中心四推动”开展2024年工作。以“绿美江淮”行动为中心,推动营造林任务全面完成、古树名木保护利用进一步深化、林业碳汇继续深入应用、国有林场进一步高质量发展。
目标任务:全面落实“绿美江淮”启动工作,完成营造林41.52万亩(以省正式计划为准);推动“皖南川藏线”“皖浙天路”沿线古树及古树公园的保护与利用建设2个;宣城市“林业碳票”力争开售;国有林场全面完成资源保护项目,推动改革产业发展和高质量发展。
四、重点工作安排和具体举措
启动“绿美江淮”行动
根据省委“绿美江淮”工作部署,做好“全面对接,细化落实”。进一步与省林业局做好衔接,草拟出台相关政策文件,细化分解工作任务,落实各项保障措施,成立相关工作组织。
完成营造林项目任务
全面落实营造林信息化管理,适应“以图管地”,强化落实耕地“非农化、非粮化”要求。推动41.52万亩(以省正式计划为准)任务的全面完成,其中油茶完成造林1.75万亩。进一步总结“高标准林地”项目的经验,探索相关建设指南(标准)。
强化古树名木保护利用
推动古树名木在保护中发展、在发展中保护。编印《宣城市十佳古树名木》,打造生态名片。以“皖南川藏线”“皖浙天路”为重点,推动古树名木为核心的“生态亮点”打造。编印古树名木保护知识宣传册,以乡村林长为培训对象,举办乡村级古树名木保护培训,推动乡镇林业站、村集体强化古树名木保护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保护知识宣传。继续推动条件成熟地区“古树公园”建设。谋划新一轮古树名木普查工作。
推动林业碳汇深入发展
做好林业碳汇“四深入”。推动林业与司法机关深度合作,推广林业“碳”代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运用。深入推动“零碳乡村”建设,夯实“碳汇”经济基础。深入推广林业碳票应用,拓宽转化途径。深入探索我市木竹产业“碳足迹”,应对欧盟“碳关税”。
加速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
进一步推动国有林场的三个方面高质量发展。加速长三角国有林场结对,高校科研院所合作、产业经营主体经营实质性合作,推动国有林场在资源保育、生态开发、绩效等方面进一步迈向高质量发展。